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教育实习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5-03-19 08:53:38
教育实习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教育实习状况调查报告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1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

根据天津市师范大学暖疆班领导的要求,20__年3月14日我们物理培训班的培训教师到天津市河西区实验中学作为我们的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七周的教育实习,在河西区实验中学的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7周的教育实习,使我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教育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实习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与口才,也使我们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发现,分析存在于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所在的实习的天津市河西区实验中学,总体来说,实习工作很成功,无论是听课,写教案,说课稿等等工作还是教育调研工作,都得到了指导老师们的好评与支持。实习期间,也发现了存在于自身的不足,今后需要继续改正,完善自我。

首先谈下我的教学经验。我在试验中学听优秀老师们的课以后感觉到,站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时第一心态要好。具体来说,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任务是给他们讲课。如果站在讲台上,自己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首先是工作的失职,其次是学生们的不信任,后果就是恶性循环的课堂秩序乱,学生听课效果大幅度下降。因此,站在讲台上,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是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出发点,才能摆正心态,走进课程的思路;第二,讲课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思路百分之百在所讲授的内容上。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现学生不好好听课,提醒他们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可是如果老师的注意力就没有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走神”,那怎么能叫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谓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外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45分钟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因此,上课前的备课十分关键。备课时,自己要先进性对知识的梳理,自己头脑中把知识点捋顺了,才能在讲出来的时候有条有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本有着很高的熟悉度和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我在听课时候,学会了很好的教学技术,比如习题课,如果需要在黑板上作很长的公式推导,教师会边写边讲,这样不仅自己能按照自己备课时的思路走,也能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走。

其次说下我认为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我感觉主要是讲课速度与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稍有出入。我个人习惯,一堂课的前半部分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后半部分直接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跟不上这样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在讲完知识点之后做一必要的知识小结。在和听课中,知道了这一点。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整体基础较差的班级,这更是必不可少。很值得我们老师注意。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多做习题固然好,但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还没来得及回顾知识点,就投入做题中,导致前后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很乱,不知从何入手。本着“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

最后说下关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我在听课时发现老师们很善于创新,教师上新课时用到的不是课本上的实验式教学方法,而是自己的数学演绎式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把根据实验推结论这样的过程换成根据已有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推未知的结论。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大学的理论物理教学。我的想法也是来源于此。两种方法对比,前者优势明显在于实验式讲授过程直观易懂,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细想,这样的实验虽然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不一定能够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听讲。因为学生见了实验,心理上的好奇会引起议论,对于课堂秩序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着一定的正面作用。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公式都是前面接后面的,稍有疏忽,就会朦胧一片。再者,实验式教学广泛见于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而我们却容易忽视数学对物理的重要性。因为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仍然是书面考试,也就是解题依然要靠自己现有的物理知识通过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所以,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意锻炼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我的主要想法。当然,实验是最直接体现物理知识的途径,所以我对实验的安排主要在实验课。在讲授正课的时候,用到的更多是数学方法。这就是我大概的实习感受,还有许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数了。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意提到的问题,完善自我的同时,我会积极创新教学思路,给教师教学以更大的发挥余地。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

一、调查概况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决定着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因而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依据学习动机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者对学习的需要、兴趣、愿望、好奇心、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及其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内在因素转化来的,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

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在诱因,诸如社会的要求、考试的压力、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赞许、伙伴的认可、评优秀学生、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学金、报考理想的学校、求得理想的职业、追求令人向往和称羡的社会地位等激发起来的,表现为心理上的压力和吸引力,因而外部学习动机也是学习动机总体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此次调查研究就是为了研究外部学习动机对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于20__年11月份,对所在实习单位杭州市留下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寻找合理的外部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作用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有利于我们步入中学当老师的时候能更好地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从直接兴趣转向持久的间接兴趣。也能帮助我们在成为正式老师之前,多方位了解学生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中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2、中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联系。

3、中学生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间的联系。

4、寻找合理的外部学习动机,从而促进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作用的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二) 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学习效果的好差与所受影响因素的联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的联系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杭州市留下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 ……此处隐藏9593个字……办公室其他班级的一些老师、班主任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发现其他班的情况也差不多。

作为一个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及其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我以后的教师工作能否顺利的展开,并且这也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做的事。为了弄清现今中学生的心理在想些什么,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心理问题,我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老师,家长采取了访问的形式来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

新课改导致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严重无知,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调查中老师反映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差,老师又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赶进度,没有时间专门复习,而学生常常会对新知识的灌输产生“消化不良”的反应,因此无形中加大了课程的难度,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学习的压力。表现在很很多学生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或者做小动作,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吵闹。

很多学生也表示,很多科目一开始就学不懂,毕竟课程本身的结构和难度与初中相差很大,理解上非常有困难。平时作业,各科累计下来任务量很大,根本没有时间记忆、消化,有同学还调侃说,“能写完作业就不错了,要是时间充足谁还抄作业呢”。也有同学抱怨,“本身以前基础就差,勉强考上这里上高中,进来之后很多东西都学不懂,一直努力着,可效果不好,不好意思问老师问同学,怕他们笑话,成绩越拖越差,感觉越来越自卑,而且越差越不想学了”。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部分学生由于出生贫苦,来自农村,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实在太差而自卑。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所在学校不好或者对自己的能力怀疑产生自卑。有的同学小学、初中成绩好,可是进入高中后成绩直线下降,原有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变成了消极厌烦。

2.逆反心理

这种现象对于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及其普遍。常常表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对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很多。通过从知道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容易出现叛逆心理的学生大多是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大多数问题学生是这里面的男孩子。很多家长在办公室抹泪向班主任诉苦,说自己一个人拉扯孩子多么的不容易,而孩子的不懂事,与她争吵、对她冷漠多么的让她伤心。这些孩子的表现通常行为很恶劣,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和家长沟通交流,对于父母的管教甚至会大打出手,除了向父母要钱外不和父母说多余的话。家长表示孩子在父亲或母亲去世后或者父母离婚后才性情大变,难以接受事实,感情淡漠。家长又心疼孩子,疏于管教,导致孩子胡作非为。除此之外,也有学生一向老实

本分,与别人没有任何争吵,而偶然的一次受到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变得粗暴、怪癖。但最重要的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期望拜托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自己却又没能力而做出孩子般的幼稚行为。

3.嫉妒心理

调查中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有嫉妒心理,少部分人有严重的嫉妒,大部分人都是轻微的嫉妒,而且这种心理在女生中尤为常见。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发现其主要表现在嘲笑、中伤、讽刺、排斥他人。这种心理的出现也有很多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学生个性要强,凡事都喜欢争第一,出风头,一旦失败就会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严重的嫉妒心理。也有的人受出身环境的影响,嫉妒比自己穿的好用的好的同学,以自己学习好来打击、怒视比自己家境好的同学。也有的同学仗着自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打击、讽刺家境不好,不爱说话,性格孤僻的同学。也有同学因为自己未受到老师表扬,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不服气,中伤、排斥别人等。

5.迷恋网络游戏和网恋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学生迷恋网络,和早恋的问题越来越普遍。据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反映,很多同学退步的主要原因在于男生迷恋网络、女生谈恋爱。青少年在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这时候的性别意识逐渐明显,很多学生因为对异性的好感,幻想,沉迷于爱情虚幻小说等耽误学习,没有心思。另一方面,受网络电视,不良的社会环境等影响,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差,他们没有正确的指导,不会合理的利用社交工具,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过度的上网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身体脆弱,同时对人的心理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过度上网使人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漠,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个性缺陷。早恋、网恋可能使女孩子因为感情伤害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轻生的想法,对女孩子来说不仅危险而且严重影响学习。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当然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远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调查中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下面我们总结下导致中学生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家庭因素。在一个家庭里,家长对孩子越关注,他们发生不良行为的几率就越小,很多的时候,孩子的出轨行为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因此,漠不关心型家庭中的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几率远远大于关心型家庭中的孩子。 再者就是父母在平等的条件 下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其次,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就是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 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所在的背景文化, 对于中学 生来说,他们正是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具有特殊的胜利心理特点,这一时期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 社会对他们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是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当前, 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 化考试成绩。 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 给学生不厌其烦的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试一定要拿高分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共识: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 中学也就将考试升学的挫折, 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

最后谈一谈学生自身方面原因。 由于人的生理发展规律,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 高峰期,其心理也在这一时期发生急剧变化。

一些学生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过于自信自负, 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心驱使下,故意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驰。

通过以上的一些调查, 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让中学生有个更好的环境学习、生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父母、老师、学生应该多交流、沟通,争取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育实习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教育实习状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