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供应链管理试题与答案【多篇】

时间:2025-03-13 08:53:39
供应链管理试题与答案【多篇】

[说明]供应链管理试题与答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供应链管理答案 篇一

功能型产品:是指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要,变化很少,具有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和较长的生命周期的产品,通过准确的预测可以实现供应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牛鞭效应: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指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客户信息,并使用获得的客户信息来制定市场战略,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品类管理: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分销商、供应商把某一商品品类作为战略经营单位进行管理,集中精力的传递和实现消费者价值,以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ECR:是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费用为原则,能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和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决策。ECR通过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组成各方相互协调和合作,实现以更好、更快、更经济的方式把商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VMI:它是一种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本质上,它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成单级库存管理问题,相对于按照传统用户发出订单进行补货的传统做法,VMI是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和库存量,作为市场需求预测和库存补货的解决方法,即由销售资料得到消费需求信息,供货商可以更有效的计划、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

延迟化策略:是一种有效支持产品多样化的同时又保持规模经济的策略,其核心内容是:制造商事先只生产通用化或可模块化的部件,尽量使产品保持中间状态,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通过集中库存减少库存成本,同时使顾客化活动更接近顾客,增加应对个性化需求的灵活性,且缩短提前期。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

2、贸易伙伴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原则;

3、促进信息充分流动的原则;

4、制定客户驱动的绩效指标,引导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行为并对每个企业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跟踪。

构筑供应链管理联盟的有效措施:

1、正确选择联盟伙伴,做到知己知彼,明确自身的动机和目的;

2、建立并完善监控协调机制;

3、建立专门的联盟管理部门处理联盟事务;

4、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

5、建立联盟绩效评估体系。

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需求预测修正、价格波动、订货批量、短缺博弈、库存失衡、缺少协作、提前期。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根据“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第一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库,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追踪到最终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或服务,最终形成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原则;

2、简洁性原则;

3、集优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7、战略性原则。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 多功能化——全球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

1、综合运作达到最优化,比如,配送和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等。

2、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的增值服务,以产生和保持竞

争优势。

(二) 一流的服务——企业的追求趋势。

1、观念变革:由我能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转变为客户要我提供哪些服务。

2、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水平。

(三) 信息化——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立ECR和JIT系统,做到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东西等顾客来买,并按照客户约定的时间准时送达。

(四) 全球化——企业竞争的趋势。

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使企业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仓库建设和运输问题,信息共享问题。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供应链管理环节上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社会大分工。

比较ECR和QR的异同:

区别:

1、侧重点不同:QR侧重于缩短交货提前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ECR侧重于减少和消除供应链的浪费,提高供应链运行的有效性。

2、管理方法的差别:QR主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快速补货,通过联合产品开发缩短产品上市时间;ECR除新产品快速有效引入外,还实行有效促销活动。

3、适用的行业不同:QR适用于单位价值高,季节性强,可替代性差,购买频率低的行业;ECR适用于产品单位价值低,库存周转率高,毛利少,可替代性强,购买频率高的行业。

4、改革的重点不同:QR改革的重点是补货和订货的速度,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缺货,并且只在商品需求时才去采购。ECR改革的重点是效率和成本。

共同点:共同的外部变化、面对共同的恶劣关系、共同的威胁、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战略、共同的错误。

比较CPFR与VMI的不同:

1、管理实体不同:VMI的是供应商。CPFR的是协同计划协调工作组。

2、适用条件不同:VMI对上游供应商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实力雄厚,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存储交货能力,对下游零售商的IT技术要求则不高。CPFR则要求供应链合作企业都要有良好的IT基础,合作关系长期稳固,业务流程保持一致。

3、应用范围不同:VMI可以应用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多级供应链。CPFR则主要运用于零售供应链,但也逐渐运用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多级供应链。

浙江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答案 篇二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

第一章

1、现代物流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1)、决策系统化

(2)、市场营销观念

(3)、强调降低成本

(4)、要对各项成本费用权衡抉择

(5)、以顾客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之一

2、试述回收物流的重要性。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一方面可增加资源的复生效率,另一 ……此处隐藏9361个字……p>3.生产延迟

4.联合库存管理

5.ECR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其主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面向用户需求等特征。

2.在对供应链进行构建时应注意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问题。

3.作业流程是指进行一项或多项投入,以创造出顾客所认同的有价值产出的一系列活动。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所谓________,就是向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发询价函,让它们报价,然后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报价来选定供应商的方法。

5.从节点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考察,供应链网络结构主要包括链状结构、________、核心企业网状结构三种。

三。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论述基于供应链的运输决策的要点有哪些?

2、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四。 案例:

1、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整个供应链上,产品分销环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分销与库存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例如:在英国举办的98’供应链管理专题会议上,一位与会者提到,在他的欧洲日杂公司,从渔场码头得到原材料,经过加工、配送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需要150天时间,而产品加工的整个过程仅仅需要45分钟。 以美国食品业的麦片粥为例,产品从工厂到超级市场,途经一连串各有库房的批发商、分销商、集运人,居然要走上104天。

另有统计资料表明,在供应链的增值过程中,只有10%的活动时间是产生增值的,其它90%的时间都是浪费的。

请简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11分)

2、请阐述对供应链的理解。供应链有哪几种模式?U8和NC供应链分别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工作?并描述二者的不同。(10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2.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

3.生产延迟:生产延迟主张根据订单安排生产产品,在获知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向之前,不做任何准备工作。

4.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

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5.ECR:是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价格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复杂性 动态性 交叉性

2.客户优先 定位明确 防范风险

3.核心流程 支持流程

4.询价采购

5、网状结构

三。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请论述基于供应链的运输决策的要点有哪些?

在供应链中进行运输决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运输战略与竞争战略保持一致

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运输战略有利于竞争战略的实施。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应当设计各种运输激励机制。

(2)考虑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

企业必须将公司的内部运输和外部运输结合起来,以满足自身的运输需要。

(3)设计能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运输网络

适应新经济要求的快速反应型运输系统,企业应当寻求一切机会进行联合运送,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与竞争对手进行联合,以便降低小批量送货的成本。

(4)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运输经营

管理者必须在供应链中采用可行的信息技术,来降低运输成本、增强反应能力。

(5)运输网络设计必须具有弹性

进行运输网络设计时,管理者还必须考虑到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运输的可行性,以增加网络设计的弹性。

2.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

(1)需求预测修正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号时,即产生需求放大。

(2)订货批量决策

订货批量决策指两种现象,一种是周期性订货决策,另一种是订单推动。

(3)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反映了一种商业行为——预先购买(Forward Buy)。它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等。

(4)短缺博弈

短缺博弈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需求大于供应量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用户的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的库存供应量。此时用户就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地夸大其订货需求,当需求降温时,订货又突然消失。

四。 案例:

1、答题要点:

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落后的分销与库存管理方法。传统

上,由于供应链各个环节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

制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彼此独占库存信息,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需求信息的扭曲和时滞,使供应商无法快速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解决方案:实行VMI的库存管理模式

VMI是供应链管理、零售商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的一种有效补货技术。VMI是指供应商在与零售商达成自动补货协议,如库存水平、运输成本等的基础上,为零售商管理其商品的订单、送货和库存等工作,取代零售商繁琐的日常补货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VMI允许供应商获得下游企业的必要经营数据,直接接触真正的需求信息。供应商利用该信息调节库存水平,从而最终消除预期之外的短期产品需求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同时,企业对安全库存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VMI可以大大缩短供需双方的交易时间,进而使上游企业更好地控制其生产经营活动,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

2、答题要点:

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

供应链有三种模式:

1、企业的内部供应链

(包括单一企业内部供应链、集团企业供应链)

2、产业供应链

3、全球网络供应链

U8和NC分别工作于第一种模式。

二者区别是U8供应链实现的是单一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供需管理和协同,NC实现的是集团企业不同公司之间、同一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供需管理和协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供应链管理试题与答案【多篇】范文。

《供应链管理试题与答案【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