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多篇【多篇】

时间:2025-04-29 08:53:20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多篇【多篇】

[前言]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多篇【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经典著名民间故事 篇一

古时候,有个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又娶了个名叫彩玉的小媳妇。彩玉年方二九,长得如花似玉。自从嫁给这位老宰相,虽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总是闷闷不乐,暗暗埋怨父母不该把她给一个老头子。

一天,彩玉独自到后花园赏花散步,碰上了年轻的小花匠。这位花工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两人一见钟情。从那,彩玉常常偷偷地到花园里同花匠相会。有一回,彩玉对花匠说:“你我花园相会,毕竟不是长法。我有一计,可使咱俩天天幸会,如同夫妻一般。花匠问什么妙计,彩玉就如此这般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原来,老宰相恐怕误了早饭,专门养了一只“朝鸟”。这鸟天天五更头就叫,老宰相听到鸟叫,就起身上朝。彩玉让小花匠四更前就来用竹杆捅朝鸟,让它提前叫唤,等老头子一走,他俩就可团聚了。

这天,老宰相听到朝鸟的叫声,连忙起身上。等来到朝房门外,刚好鼓打四更。他想,这鸟怎么叫得不准了!就转身回了家。当他走到自家的房门外,听到彩玉说:“以后早点来捅一下朝鸟。”停了一霎又说:“你这个小花匠一枝花。”小花匠说:“你活象粉团,却配了一块干巴姜,多可惜呀。”宰相听到这里,气得浑身发抖,但并没有声张,又上朝去了。

第二天正是中秋佳节,老宰相有意把彩玉和花匠叫在一起,在后花园牡丹亭中吃酒赏月。酒过三巡,月到中天,老宰相捋了捋胡子说:“今晚咱赏月作诗,我先作,你俩也要接我的诗意谄上几句。”说罢就高声吟道:“中秋之夜月当空,朝鸟不叫竹杆捅,花枝落到粉团上,干姜躲在门外听。”

花匠一听,自知露了馅,扑通跪在桌前,说:“八月中秋月儿圆,花匠知罪跪桌前,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彩玉见事情已经挑明,也连忙跪倒在地,说:“中秋良霄月偏西,十八妙龄伴古稀,相爷若肯抬贵手,粉团刚好配花枝。”

老宰相听了哈哈大笑说:“老少匹配本不宜,意马难拴我自知。花枝应偕粉团去,速离相府成夫妻。”

彩玉和小花匠听了,连忙叩头谢恩,携手离府而去。

经典著名民间故事 篇二

李顺做刽子手之前,是个杀猪的。做了刽子手之后,他还是个杀猪的。

原先哪,地面上处决人犯,要请外地的刽子手来砍头,请的次数多了,算算车船费、餐饮费、礼品费、特支费什么的乱七八糟加在一起,负担也挺重,于是经研究了一下,决定从本地发展一个,扒拉来扒拉去,最终把杀猪的李顺列为人选。

李顺起初也不愿意,可经不住劝哪,县衙做师爷的张赫宣,找到李顺说:赶往后,龙山街、虎山街、凤凰街、麒麟街的猪肉全归你独 家供给,你感觉美不美?

——感觉美不美?李顺感觉挺美,于是就点了头,做了刽子手。

李顺第一次行刑,毕竟砍的是人,不是猪,心里很是有些紧张。

被砍头的人犯也满头是汗。李顺劝他别紧张。人犯说我主要是怕你头一次上场,你太紧张砍不好我的头,我跟着受罪啊!

李顺就生了气,将鬼头刀刷一下砍下去,然后捧着滚在地上还会眨巴眼的人头喊:奶奶的,你看我紧张吗?

所以说,李顺的出名,不是猪杀得好,而是因为人头砍得好。

其实做刽子手,活儿不忙。要是忙,成天价砍 人头,那不麻烦啦?但不管怎么说,看着咕噜噜滚地的人头,李顺在心理上,或多或少还是受些影响的。

师爷张赫宣,常拎来一壶酒,李顺炖上点猪下货,两人凑一起喝。当然也不喝多,微醺,一壶酒,刚好够了。喝酒当然要聊天拉呱啦,比如昨儿个被砍头之人,生前犯了啥事儿,做了哪些孽,害过哪些人……诸如诸如。

经张赫宣这么一说,李顺心里就能敞亮一些。觉得张赫宣这人,不错。

张赫宣是个和善人,脸上爱挂笑,路上走着,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总爱援把手,遇到乞讨的老人和小孩,也愿丢下个一枚二枚的铜板……人人都说张师爷是个好人。

但好人未必有好报。张赫宣的女儿,犯疯癫,把张赫宣的脸上抓出伤来。张赫宣喝酒的时候责问自己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呢?李顺就开导他,劝慰些着五着六的话儿。

到这个份儿上,说明两人的交往,还行。

李顺杀猪,四条大街的肉都由他供给,不能不说赚了些钱。他惦念着张赫宣的好儿,总想报答一下。可张赫宣都拒绝,说其实我这是害你啊,害你当刽子手说不上媳妇……正聊着,窗外有人往屋子里扔石头,张赫宣就喊:闺女,一边玩儿去!

闺女叫紫薇,受了训斥,疯癫又犯了。张赫宣要送客,李顺站起来,走到紫薇跟前儿瞪了她一眼,不知何故,疯癫的紫薇顿时安静下来……张赫宣和李顺都很惊讶,李顺走很远了,张赫宣还喊李顺、李顺,今后要常来寒舍坐坐啊!

打这往后,李顺就经常到张赫宣家里来,见着李顺,紫薇就变得很安静。李顺自嘲身上有杀气,把人给吓着了。张赫宣却说非也非也,这说明咱们相识真是有缘啊!……李顺听了,脸上笑笑,心里却在想别的事儿。

原来最近,李顺又要行刑了。被砍头的人叫马飞,生前砍了好几个打家劫舍的土匪,被砍伤的土匪没咋地,马飞最终却被砍了头。李顺敬重这样的人,于是没让马飞遭罪,抽冷子一刀砍飞了他的头……罪不至死啊,却怎么会死呢?李顺不明白。

张赫宣低头说喝酒喝酒,官 场上的事儿,莫问莫问。

翌年秋,张赫宣却要被砍头了。据说他身为师爷,做伪状,捏造事实,害马飞受冤致死。

行刑之前,李顺跟他凑了一顿酒,说点话儿。张赫宣还是说喝酒喝酒,官 场上的事儿,莫问莫问。李顺却说:我要告诉你,你犯的事儿,是我向顶上告发的!

张赫宣大笑着说:知道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张赫宣还说:我放心不下的,你知道是啥吧?

李顺说知道。张赫宣就喝尽碗里最后一滴酒,笑着点点头。

张赫宣的头就被李顺砍掉了。

偶然的机会,李顺遇到了空和尚,会治疯癫。精心治疗下,紫薇病症越来越轻,开完最后一副药方,了空和尚迟疑老半天,才递过去。李顺脸上露出笑容,捧着药方走了。

窗外有菊花绽放,了空和尚就在菊花香里怅叹了一口气。

已是秋后了,李顺拿了一壶酒,端了猪下货,来到张赫宣坟头上,像以前那样凑酒喝。左一杯右一杯,喝到微醺时,李顺说紫薇的病治好啦,承诺你的事儿,我也办完啦,没心事啦,你莫要着急,我现在就来找你……说完,抽出鬼头刀朝脖子上一砍。

李顺的头就咕噜噜滚了下来。

经典著名民间故事 篇三

北宋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秋天的某个晚上,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宋神宗饭后突然打摆子,两眼翻白,浑身颤抖,十指像鸡爪一样在空中比画。片刻以后,宋神宗恢复平静,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太医跟高太后悄悄地汇报:“皇上这是重病之前的先兆,要劝皇上保重龙体,不要过于操劳。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皇上会一病不起。”

高太后听了,既心疼 ……此处隐藏9377个字……涧,翻过九十九座大山,打死九十九只豹子吗?“金芬若嘎答道:”只要能堵江截流,莫说是翻仙跨涧打豹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白发老人点点头说:“那好,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堵江我流的办法,不过,这可是要有勇敢、智慧和力量呵,搞不好会送掉你的性命!”金芬若嘎发誓说:“只要能堵江截流,让干旱的田地有水灌溉,乡亲们也不再受干渴的苦,我就是丢掉性命,也心甘情愿?”白发名人见他这样坚决,便说:“我告诉你,东山老山石崖上有一棋开蓝花的大树,树下有个大石门,里面是个大石洞,洞里有你们彝人开天辟地天神格咱的调山令和赶山鞭,你只要拿到它们,就可以喝令四山的石头拔地而起,用赶山鞭像赶羊群一样抽赶着它们到这里堵江截流,但千万要记住,天黑以后才能去取那两件宝贝,取出后要迅速把石头赶到这里堵江,十定要在天亮前送回调山令和赶山鞭。白发老人从袖筒里抽出一文石箭递给金芬若嘎说:”我送你这支箭,这是开大石门用的,你找到大石门后,对着石箭吹三口气,把箭朝大石门射去,大石门就开了。伯发老人右手往旁边一指说:“我再给你一匹白马,你赶快骑着马去吧!“白发老 人说完便飞腾上天,驾着白云飘然而去。

金芬若嘎怀着万分感激的心情,正要跪拜 那位飘然而去的老人,一翻身猛然醒来,才知道原来是做了个梦。他睁大眼睛四处张望,渴望他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忽然,他发现身边果真放着一支石箭,再往远处一看,不远的地方站着一匹大白马,那马正昂头可他张望呢!金芬若嘎高兴得蹦了起来,把自己的弯箭和宝刀挎好,捡起那支石箭,朝大白马走过去;抓住马缉绳下拍拍马脖子,然后跃上马背,策马朝东山老石崖奔去。

金芬若嘎跃马扬鞭,跨过一道道山涧,翻过一座座大山。九十九座山和九十九道涧,只剩下最后一道山涧和一座大山了,。他正在为自己顺利地翻山越涧高兴,忽然从森林里蹿出一群豹子,怒吼着向他扑来。金芬若嘎急忙取下宝刀,策马冲向豹群,在豹子群中奋力砍杀,直砍得豹子头脚乱飞,血流遍地。他和豹子整整拼杀了两顿饭的功夫,d把九十九只豹子砍死。

金芬若嘎催马扬鞭,又走了很多很多的路,才到达最后一道山涧的崖顶上。他立马观看山涧,只见那涧宽几百尺,深几百丈,两面悬崖峭壁,既无路下到涧底,也无路攀上对面的悬崖。面对这无法跨越的深涧,他为难了:绕道吧,要绕到哪里才能过涧呢?不绕道吧,又怎么能跨越这深涧呢?正当金芬若嘎一筹莫展的时候,胯下的大白马仰天嘶啸,两只前蹄不住地刨地。

金芬若嘎猛然想到这马是白发老人赐给的神马;或许可以飞越深涧。想到这,他心一横,勒转马,回头走了几丈远又调转马头,躬身用手拍摺马脖子,说:”神马呀神马,为了拿到格咱天神的调山令和赶山鞭,你就驮着我越过山涧去吧!“说罢,车提马缉,两脚猛蹬,大白马便朝着深澜飞奔,到了深涧边上,腾空一跃,便向对面的山崖飞去。大白马越过山涧,四蹄轻轻落地,然后又四蹄翻飞,翻过了最后广座大山,来到了东山老石崖。

金芬若嘎按照白发老人的指点,找到了那棵开蓝花的大树,他朝着大树下面的岩脚走去,在那里找到了大石门。这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还不能去打开石门。他只好牵着大白马,躲到附近的树林里,等待天黑。他等啊等,一直等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来到大石门前,取下身背的弓弯,拿出白发老人赐给的石箭,吹了三口气,把箭放在弯槽里,拉满弯弦,对着大石门”硬“地射了出去。只听见二声雷鸣般的巨响升大石门缓缓地打开了。只见大石门里金光灿灿,亮如白昼,金芬若嘎跑进洞里,顾不得欣赏洞里的景致,急忙地四下寻找调山令和赶山鞭,他在洞里跳上跳下,绕着那些石豹、石虎、石龙,石马转来转去。忽然,他发现靠洞壁的地方,有一张闪闪发光的大石桌,上面放着广个麂皮口袋。金芬若嘎翻开门袋,从里面拿出巴掌。大的一块白石头,上面写着”调山令“,另上面写 着”石随令走“。金芬若嘎把调山令放回麂皮口 袋,随即又从里面拿出一根藤条鞭杆,上面写着”赶山鞭“的彝文字样。这下,两样宝物都拿到了,金芬若嘎欣喜若狂,提着魔皮口袋飞跑出洞,牵上大白马,匆匆离开了老百崖。可是他走出没多远,便感到肚饿口渴,浑身困乏,再也走不动了。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已经十天七夜没有好好睡觉,三天三夜没有吃饭喝水了。他挣扎着从马搭链里摸出几个野果子,狼吞虎咽地填进肚里,却再也撑不住上下眼皮,往地上一躺便睡着了。

金芬若嘎实在太累了,一觉睡了两个时辰。当他醒来看看天时,天上的三排星己经当顶,想起要在天亮前送还调山令和赶山鞭,心里着急起来;他一骨碌翻起身,急忙挎好弯箭和宝刀,一跃跨上大白马,随即拿出调山令对着周围的山岭喝道:“四山石头听着,石随令走,跟我到高古马堵江截流。”随着这喝令声传遍山岭,四山轰轰隆隆鸣响起来,巨石拔地而起。金芬若嘎挥起赶山鞭,像赶羊似的,将一个个大百头赶着朝高古马方向滚动。他挥着赶山鞭赶呀赶;可皂总觉得那些石头滚动得太慢。他赶了一阵,抬头看看天空,天上的三排屋已经偏西,离天亮的时间不长了,心里更加着急起来,他来回催动马,奔来奔去地用赶山鞭猛抽石头,那些石头果然滚动得快多了。不多功夫,金芬若嘎便把石头赶得服服贴贴。

这天夜里,路南五棵树寨子有位老阿爹起来给牛添夜草,他刚把草抱进厩,便听到村外一阵隆隆的响声,震得脚下的地皮都在颤动。他以为是地震,吓得连忙朝屋里叫喊:“老婆子,小阿患,地震了,快起来逃命呀!”屋里的人被喊声惊醒,一个个顾不得穿好衣服便奔出屋来,在院子里慌作一团。老阿爹忙喊道:“不要乱,赶快把牛和猪都撵出来,把鸡圈门打开,把鸡也撵出来,不要让屋子倒塌砸着!”这时,鸡圈里的大公鸡听到人的喊叫声,以为天亮了,便一声接一声“握握!·嘎惺嘱I。不停地啼叫。这一叫,引得全寨子的公鸡都跟着啼鸣,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山坳。

这时,从名石崖赶来的石头群,听到五棵树寨子的鸡叫声都停止了滚动。金芬若嘎急了,他挥起赶山鞭奋力抽打石头,可是,那群巨石像在地上生了根似的,任凭他怎样抽赶,也不往前滚动一步。他急得把脚一跺,大声地喊叫起来 ,那回荡的喊声,猛然间使他想起了调山令。他连忙取出调山令对着石头群喝道;”四面石头听令,石随令走,跟我到高古马地方增江截流。:他喝令了不知多少遍,那些巨百仍然纹丝末动。这下子,金芬若嘎才意识到两件宝物都已经失灵,把石头赶到高古马堵江截流,为陆良和路南两个坝子的百姓造福钩愿望已经不能实现,心里悔恨万分。他责怪自己千不该万不该睡那一觉,耽误了时间,鸡叫天明,宝物失灵,毁了自己的誓愿。他一气之下,扔掉了询山令和赶山鞭,摔了臂和箭,拔刀自剔而死。那匹大白马见石头不动,主人自杀,它仰天长啸一声,腾空欲跃,结果一下变成了石头。就连金芬若嘎的身躯和他的弓弯刀箭,以及那格咱天神的调山令和赶山鞭,也都变成了石头。

天明日出,五棵树寨子的百姓们走出家门,发现这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奇景,人人都大为惊讶。寨里寨外,屋前屋后,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石峰,有的像人,有的像马,有的像刀,有的像弯,有的似飞禽,有的如走兽,各式各样,千姿百态。这些奇景轰动了四乡八寨。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后来,人们把这些奇景称作石林。石峰上的那些条纹,是金芬若嘎用鞭子抽打的痕迹。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多篇【多篇】范文。

《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多篇【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