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气污染论文【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气污染论文 篇一【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 研究 环境管理 意义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国先后实施了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污许可证制度等控制手段,把环境管理工作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推进。为保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科学准确地掌握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并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测算出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也为政府制定大气污染控制决策、环境规划、区域产业布局等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提供重要依据,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大气环境容量的概念
大气环境容量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定义[1]:一种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环境容纳量,若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称为该地区大气环境的“极限容量”。第二种是在某一地区,为达到一定的环境目标所允许的最大污染物排放量,称为该地区大气环境的“允许容量”。在现实的大气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大气环境的“允许容量”。
大气环境是一个变量,包括两个组成部分[2]:基本环境容量(差值环境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同化环境容量)。前者可以通过拟定的环境容量减去环境的本底值求得,后者是指该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因此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大气环境容量。
2 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
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取决于自然要素、污染物性质和浓度、气象参数、环境本底、环境质量目标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变量,通常而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净化量是较小的,因此污染物在大气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扩散稀释过程。国内对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下几种。
2.1 A值法
A值法是国家标准《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提出的总量控制区排放总量限制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出的排放量限值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底情况,确定出该区域可容许的排放量[3]。
2.2 A-P值法
A-P值法是基于箱模式的A值法计算出控制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某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4]。然后利用P值法,在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排污量之和不超过上述容量的约束条件条件下,确定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即由控制区及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大小给出控制区或总允许排放总量,再配合点源排放P值法对点源实行具体控制,求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
2.3 多源模式法
多源模式是相对单个点源高斯模式而言的,也叫复合源模式[5]。多源模式法是通过多源模型模拟计算出各污染源按基础允许排放量排放时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分布,依据区域内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和不同的超标率,采用一定方法对相关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重新分配整合,确定各污染源新的排放量,最后得出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值。
2.4 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将污染源及其扩散过程与控制点联系起来,以控制点的浓度达标作为约束条件,通过线性优化方法确定排放源最大允许排放量或削减量的方法[6]。它基于运筹学的线性优化理论而建立,适合于解决环境容量资源最大化问题。
3 大气环境容量在环境管理中的意义
3.1 大气环境容量是总量控制的前提
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内容是如何确定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和如何制订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总量控制管理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7]。在实施过程中,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在充分考虑环境自净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环境质量模型,计算环境允许的纳污量,并据此确定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在此条件下才能科学制订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因此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是实施总量控制的前提。
3.2 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能有效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只能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容量总量控制正是一项宏观调控指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分配排污总量并发放许可证,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依法监督。因此科学计算出大气环境容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将使环保目标更加明确和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排污申报、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将有效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水平。
3.3 实施大气环境容量管理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满足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由于环境容量与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和排放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可以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优化分配污染负荷、调整污染源的空间布局,达到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的目的。因此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和充分利用将促进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海晶。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及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四川环境,2007,26(1):67-72.
[2]喻林超。四川阿坝州工业开发区泣川桃关工业小区大气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曹磊。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实施原则。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6,9(3):15-18.
[4]范绍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A-P值法及其应用。中国环境科学,1994,6:407-409.
[5]郑滢。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严李锟。扬州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大气污染论文 篇二1.1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严重,主要分为工业大气污染与生活大气污染两个主要方面。大中型工业园区聚集之处,成为了大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的主要来源地,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步,大量汽车涌上街头,尾气的大量排放,也成为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导致了全国各处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酸雨现象的普遍增加。生活与工业污染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以及SO2与粉尘对空气质量的破坏成为了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成因。很多地区发展重污染工业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应该成为“发展和治理并举”的我国以警示。但现状则依然令人担忧,意识到大气污染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才是改善现状的根本之处。
1.2污染程度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稳步提高的国民生活水平,导致人 ……此处隐藏6163个字……点关键词。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1981—1990年比较,1991—2000年城市气象研究的主题范围有所扩大,城市气象灾害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多,包括城市火险、酸雨、雾(平流雾、辐射雾)、城市防洪等,气象服务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数值模拟在城市气象研究方面也开始发挥作用。从图中还可看出,城市气象灾害和城市气候研究是这十年研究的热点,对城市热岛的研究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气污染的研究热度虽然不如前十年,但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前20年相比,无论从涉及的主题范围还是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网络方面都更加复杂。RS和GIS在城市气象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而在大气污染研究方面,PM2.5、PM10、SO2、O3等的探究越来越多。城市气象灾害方面,对沙尘天气的研究日益增加。城市气象服务方面,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空气质量、气象灾害、城市热岛成为2000—2010年城市气象的研究热点。
2.3.2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之一,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什么样的中心地位或者具有什么样的权力是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7]。比较常用的中心性指标包括度值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度值中心度利用网络中某个节点与网络图中直接连接的节点个数来度量该节点的中心性。本研究中的度值中心度则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共现频率越高,度值中心度就越大,说明这些是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中间中心度通过某个节点处与其他节点对最短路径的条数来衡量该节点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即反映某个关键词对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其他关键词的影响力,中间中心度越高,其影响能力也就越大。接近中心度用来衡量节点之间的亲近程度,反映关键词共现的可能性,接近中心度越大说明越不容易与其他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7]。有时,接近中心度测量的结果没有中间中心度测量的结果精确[7],而经分析,本研究中三个时段内各高频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均很小,故仅选取度值中心度进行分析。1981—1990、1991—2000、2001—2010三个时段中高频关键词度值中心度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风速、城市热岛等关键词度值中心度最高,是1981—1990年城市气象研究热点。另外,期间城市气象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很小,为6.00%,说明整个网络的集中程度差,较为分散。表2显示,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城市气候、城市热岛、酸雨、大气污染等关键词度值中心度最大,表明它们在整个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1991—2000年的研究热点。期间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也很小,为4.31%,说明整个网络的集中程度也很差。
从表3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城市化、气象条件、暴雨、城市热岛、气象灾害、PM2.5和PM10、大气污染等关键词的度值中心度较高,是2001—2010年间的研究热点。期间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同样很小,为3.76%,说明整个网络也很分散。
对比表1、表2、表3发现,大气污染、城市热岛一直是城市气象学研究的热点,1991年后气象灾害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三个时段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的整体中心势都很小,可能是由于城市气象学多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内容较分散,从而导致网络图的中心性不强。
3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城市气象相关论文的数量、作者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并对其中心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近30年来,城市气象方面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1981—1990年为城市气象学研究的萌芽阶段;1991—2000年为缓慢发阶段;2001—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并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趋势。蒋维楣、胡非等人是城市气象研究的高产作者,对城市气象研究起着领军作用。
(2)大气污染、城市热岛一直是城市气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1991年后气象灾害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包括酸雨、城市火险、城市雾(平流雾、辐射雾)、城市暴雨等。近10年大气污染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SO2、O3、PM2.5、PM10等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研究,沙尘天气灾害研究有所加强。城市气象服务研究在1991—2000年间开始受到重视,近十年“人体舒适度”研究进一步加强。
大气污染论文 篇七(《财经》2013年第29期“谁在阻碍阿里上市”)
因“合伙人
>>读者评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管理 >读者评论 2013年30期 读者评论 2013年30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正视阿里上市难题
(《财经》2013年第29期“谁在阻碍阿里上市”)
因“合伙人制”两次遭港交所拒绝后,10月22日港媒披露,阿里巴巴可能考虑将伦敦作为其150亿美元上市融资计划的目的地之一。虽然阿里巴巴对此回应称“仍没选定地点”,但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阿里巴巴释放出来的烟幕弹,目的在于向港交所施压。
上市地除了香港、纽约和“不靠谱”的上海,最新“绯闻”上市地竟出现了伦敦。种种迹象表明,阿里对香港“难说再见”。
就在媒体都在猜测阿里的上市地点时,贵刊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问题:中国特定的商业环境,如何让企业不再扭曲生存。完成架构重组、合规上市后,阿里巴巴将是第一个以生态系统概念上市的公司。但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说:“对于生态系统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阿里还存在许多问题,文中也一一作了分析。 北京 娅亦 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财经》2013年第29期“大气治理须破除‘囚徒困境’”)
一边是正在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另一边是包括北京、长沙、东北三省等地持续多日的雾霾围城。目前,多地应对重污染天气频频出招,但收效甚微。而且,随着冬季供暖季到来,北方地区雾霾情况将更加严重。这无疑给那些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状”的地区带来巨大压力。
大气污染治理实质上是能源结构的改革。目前的应急预案只能解决短期内的雾霾问题,长期来看,治理大气污染必须完善相应机制,而不仅仅是应急措施。 长沙 李冉 理财迎来资产管理时代
(《财经》2013年第29期“银行理财标准化改造”)
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之后,银行理财也将迎来资产管理时代。
对于理财资产管理计划推出带来的实质性影响,是把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变成了专户进行管理,明细资金的去向,是属于一个监管措施。短期内对信托、券商影响不大,但长期看,对信托公司这类找银行代销的机构有负面影响,或者说银行在找信托公司谈价格时将更有议价能力。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气污染论文【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