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描写中秋节的散文(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是一个关于月亮的节日,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溽暑已消,而寒气未到,月正圆,桂正香,蟹肥菊黄,天高气爽,真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各种水果已然上市,田野间棉花吐银,稻浪烁金,场院里到处晾晒着大豆花生玉米芝麻,在秋阳的温情爱抚与蟋蟀的舒缓歌声里,时不时就会爆发出一声欢笑,那是种子对阳光的谢忱,对农人的感恩啊。
这一天,所有的活动都与月亮与团圆与时令与祝福有关,早晨吃的是象征团圆的糯米圆子,中午、晚上,自是少不了壳突红脂螯封嫩玉的团脐蟹,少不了那让京城里的张翰顿起莼鲈之思的一盘清炒菰菜,而到了晚上,在一阵一阵的桂花香里,在一阵一阵的秋风之中,在一轮明月初上东山之时,家家户户已经摆出了“拜月”的小圆桌,桌上是笑咧了唇的团圆美满多子多福的大石榴,是刚出锅的清香怡人的煮老菱,是原生态的带着藕枪藕尖的子孙藕,是青翠可人的莲蓬,当然少不了时令水果葡萄、苹果、酥梨、柿子,讲究的还会摆一束稻穗,一盘花生,那多是农家的仪式了。在这些供品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圆圆的月饼。一切就绪,女主人才会斟一杯清茶,烧两枝红烛,燃一炷清香,面对一轮圆月款款下拜。这时自有调皮的孩子“噼里啪啦”点起一串响鞭,在如水的月光下在清幽的天井里,顿起节日的热闹之感。记得童年时,每每见女主人敬月光时,总会有小淘气们去人家的小院里偷食供品,主人看到了断不会打骂的,此为吾乡习俗。于是,孩子们呼朋引伴,其乐融融地去人家院里偷食供果、月饼,一大乐事也。
而今年的中秋,我只能抓几只煮得沙香糯软的麻雀菱,在月光下轻轻地咀嚼,回忆那一去不返的美好童年。当我举头凝望那玉盘一般的清朗圆月,我止不住又要想起与我天各一方的亲人,他们一定也会想我吧?这是我离家二十多年后又一次回家过中秋,但已不在稻谷飘香的乡下而是在水乡小城了,我又忆起了那些仍在军营不能回家团圆的战友。
这一夜,我不知有多少游子不能回家,他们在品尝月饼的时候,定然会有秋思与祝福裹着故乡的风声以及谷物与民谣的芬芳,爬上心尖吧?
中秋的月亮,就是故乡,就是情人,就是深深的不倦的思念,中秋的月光泼洒出来会打湿流浪者的眼睛,中秋的月光一如游子的心情会统一地向故乡流淌,中秋的月光会清寒得让母亲从梦中起身,念叨着将秋衣披在游子的心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二中秋即将来临,洋溢出节日的喜庆。妻子托朋友的福,得到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为提前感受中秋的味道,她鼓动我吃月饼。慢慢地,月饼的香,月饼的甜沁入心脾,温暖我的灵魂。随之,那一幕幕香香甜甜过中秋的往事就纷至沓来,历历在目。
还是在我们小时候,家里的中秋就格外引人向往。不过,那时家境贫穷,经济拮据。父母节衣缩食,计算开支,简单合议后,由母亲到乡场买回几个麻饼,全当过节的主打“吃食”。
母亲将麻饼放进碗柜,没有关门,沉香便弥漫开来。我和弟弟垂涎欲滴,趁母亲干别的家务活之际,从碗柜里拿出一个麻饼分着吃,那馋劲就甭提了。“幺儿!少吃点,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哟!”母亲见状,并没有过多责备,只是善意地给我们提醒。
我们也很懂事,知道父亲和母亲还没吃呢,就此打住。
到了晚上,中秋的月亮圆圆地挂在空中,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过节了!”父亲一声吆喝,率先拿起麻饼吃起来。我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吃得分外香甜。当然,一向乐观的父亲还会抬头看着皎洁的月光,呷一口老白干,吃一箸菜,发一串感叹,怡然自得的样子十分可爱。
夜深了,母亲收拾着,还在演绎着锅碗瓢盆交响曲;父亲酒兴浓厚,讲述着月亮、月饼神奇幻化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月光依然皎洁,大地依然亮堂,老屋依然肃立。我们到外地读书了,很少回老家与父母过中秋,只得买个月饼来吃,倚着窗户,看看月光,寄托对父母的思念。
不经意间,一个个中秋静静地来,悄悄地去,传递着父母的关爱,传递着我们的挂念。父母的银发早生,皱纹密布,干茧纵横,已然老了。而我们也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挑灯夜读,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成家立业。
原本想回老家去过中秋,好好感恩操劳一生的父母,然而常因工作关系、人情应酬导致回老家过中秋的事搁浅下来。每每想起这些,愧疚的情愫就会陡然涌出,让我们心中倍感酸楚。不过,我们会在中秋那天,给父母打去电话,送去诚挚的问候与节日的祝福。加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家庭负担的减轻,父母的中秋再没了拮据和将就,有了质优价廉的月饼,有了丰盛的菜肴和提神带劲的酒,有了我们打回去的电话,两个老人家也会把中秋过得香甜,过得自在。这样一来,我们的心里才会多少有些慰藉,多些释然。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三夜,不知不觉地来了,为清澈透明的夜空披上一层薄纱,中秋·赏月 高中散文。瞧,一轮圆月爬了上来。天空下,是一大片湛蓝的海,海潮一浪一浪地涌了上来,形成一大片一大片浪花。
耳边吹着柔柔地海风,嗅着带点咸味的海风。朋友们都围着火堆在忙着烧烤。一张张被火映红的笑脸,都忙的'不亦乐乎。顿时,海边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看着这开心的一幕,心里却开心不起来,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
我独自坐在海滩上,望着盛的满满的月亮纳闷。迷糊中看到一张脸冲着我笑,一张此时此刻想见却见不到的脸。我终于明白我为何不开心了。因为,以前过的每一个节日,身边总少不了你——香,我已习惯了身边有你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的初中生涯,一起走过了两年的打工道路。回想起上学时,手牵手踏着清晨的露水而去,披着黄昏的晚霞而归。
打工路上,我们一起吃苦,一起扶持,一起走过酸甜苦辣。还记的,我们经常顶着黑眼圈去上课,那是因为我们睡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心事。我霸道,你包容,我无理取闹,你宽恕。懂我,了解我,在乎我……
而如今,我们一起再次选择了继续就学。然而,你却去了广州。送你的那一天,我忍的好痛苦,怕哭出声来。其实,真的好舍不得你走。我又抬头望着圆月,它圆的是那么完美。然而我是那么遗憾。忽然,包中的手机响了,我取出来接听。“喂,你好!”“是我。”我的手颤抖了一下,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又重新回响在我的耳旁,让我很出乎意料。平日里攒了一大堆的悄悄话想要对她
说,如今却忘的一干二净。“你…还好…?”“我…很好。”“我现在在海边,你…在哭吗?”鼻子一酸,眼泪溜了出来。“我好想念我们中秋节一起看的那个月亮,一起踏浪的那个海。可惜,我现在看不到。”“不,一样能看到,走,我带你去踏浪”
我站起来,跑到海浪里,把手机举起来,我一浪接一浪的跳。我在海风中飘扬,在一朵一朵的浪花中飞翔。我知道,香也有感同身受,在海浪中 ……此处隐藏2872个字……之别的人,我何其幸栽?至少我的父母还活着,至少我至亲的人都还健在,至少我回家还有爹娘可唤还有兄弟可聚。不惑之年,此等幸福,还有何求?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七仿佛一阵风。天没怎么变,岁月没怎么苍老,一年一度的中秋又来临了。
在这段日子里,除了月饼和团圆,除了风尘和变迁,总有许多思绪如烟似雾,如梦似幻,或挥之不去,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首先挥之不去的是记忆。在孩提时代的记忆里,中秋意味着有月饼吃,有鸡鸭鱼肉上餐桌,有大人讲不完的故事萦绕在耳边。
那时候,盼中秋就如同盼长大。总在日子里想着月的盈,月的亏。恨不得一年四季的月亮,都只圆不缺,只光明无阴晴。
那时候,因为没有经历过离别,所以,也不知道相思。只怨时光走得太慢,杀鸡宰鸭的日子,等得太久远。
那时候,也不珍惜团圆的来之不易,以及饭后茶余的温馨甜蜜,只想提着小灯笼,满世界招摇无需掩喻的得意。
那时候,住在山里。因为司空见惯,赏月竟不觉生动。尽管屋旁竹林摇曳,院里山风爽朗,有清澈的月色,应和着山泉的节拍,在山间轻舞,在云头飘荡;有树影婆娑,有松涛如潮,还有流云似的天练在青的山、绿的水间蜿蜒,俨然挥之不去的记忆,古老又似曾相识。
屋内无烟、无尘;屋外不披红、不挂绿。只有竹木椅、四方桌、豆油灯,还有微薄的满足充盈其间。节俭中透着隆重,素朴里溢着奢华。
大人们把桑麻从田间搬到院里,孩子们把童趣从心底涌露脸上。各家各户的月饼香、油茶甜,醉了月色,醉了农家小院,也醉了过路的神仙。归夜有声而不喧哗,人神接踵而不冗杂。偶尔一两声远近的鸟鸣,也透着田园牧歌似的空灵。
在这样的中秋之夜,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一切生命,则多了仙风和道骨。飘逸的更加飘逸,美丽的更加美丽。就连山路旁的丑石,也都脱胎换骨,添上了仙国灵界的精神。圆月在空中,是一盏神灯,让今夜无眠,让所有怀 有希翼的人,都能将思念的红线,与万水千山相连。
在这样的中秋之夜,世界没有争吵,人生没有烦恼,登山不需攀援,渡水不用舟楫,驰骋不假鞍马。人人都在世外桃源,沐浴天赐的智慧与灵光。
其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伤感。自从离开了家乡,我就再也没有过过一个这样的中秋。日子还是那个日子,月饼也还似从前。年岁长了点,不过还没两眼昏花;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秋还是那个秋!究竟是什么不同了呢?
我知道,自从搬进了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因为没有了依依的山风,没有了山泉和林涛,没有了鸟鸣和小伙伴,我已退化成了肉眼凡胎。在凡人的世界里,我能过的,只有属于凡人的中秋。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八特别喜欢在月色如银的意境里散步,那种清纯的味道会让我想起童年。从前中秋的月亮就是这般明亮,我的影子反复被皎洁的月光拉长—缩短—拉长,然后朦朦胧胧投在地上,被枝枝蔓蔓切割影射的曲线,竟然有了中国画的韵致,随着步伐快慢波形地起伏,或明或暗,或浓或淡;蛙语和虫鸣往往不期而至,把年少时的无限联想和渺远遐思,全部引进玲珑悦耳的神韵里。那时候的我俨然一名快乐歌手,肆意地弹奏着自己,那月光就是一本被打开的乐谱。
有歌当然有舞。乡村孩子对舞终究敬而远之,我亦不例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得其乐,因为月亮之上住着美丽的嫦娥,还有那只活泼的玉兔,所以每次扯开嗓子引吭高歌时,我的脑海中就会叠映出长袖飘飘、舞姿翩翩的景象。嫦娥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飘然奔月”让人充满好奇,“托身蟾蜍”令人不可思议,及至后来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才觉得嫦娥在月宫的日子并不美满如意,倒是自己无拘无束地撒野嬉戏要幸福温馨许多。 “吴刚伐桂”和“天狗咬月”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以至于我常常充当说书人角色,在村头槐树下或者斑驳老屋里,向小弟小妹们绘声绘色地讲。故而童年的月亮之上萦系着我的遐思,寄托着我的梦想,构筑着我的天堂。
其实月亮并不单纯是头顶那皎洁的一轮,她卧在《诗经》里,走在《楚辞》中,奔在唐诗宋词的大道上,给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月光起兴,寄托了浓浓乡愁;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假猿恨抒怀,道出了深深落寞;杨维桢“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清风苦相思”,把缠绵不尽的人间亲情,隐喻成皓魄初圆,莹澈万里;袁枚“明月有情来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又将未婚男女的款曲衷情,化为了悱恻缠绵……在月亮身上赋予这么多的感悟、沉思和诘问,人们似乎找到一种与此相关的生命意象,让其烛照自身的精神之旅,由她牵引心情的潮汐涨落。不过月之情愫自古以来都带有悲戚意味,适合于人们对本体进行省思,对灵魂进行观照。我想生命的那一端,仍然是眼前这一轮,带着清冽的光泽,洗濯我们的喜怒哀乐,评判我们的道德准则,量化我们心灵深处对于情感的拥有程度,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切积极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举头,中秋的明月离我很近,伸手可触;中秋的月亮离我很远,牵梦挂怀。走在月光里,我会把自己永远存放在这样的朗照中,不以心为辎重,不以物为形役;走在月光里,我会像童年那样放声歌唱。
描写中秋节的散文 篇九中秋月夜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涂其威,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
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描写中秋节的散文(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