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育漫话读心得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漫话读心得篇1第一次听到约翰·洛克的名字还是在教育学类的课本上,关于洛克的教育思想我也只是粗略知道他提出过“白板说”和写过一本书《教育漫话》。如今有幸拜读这位大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漫话》,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是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e·克拉克讨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的。洛克认为当时的英国学校并不利于绅士的培养,所以他倡导家庭教育。这也体现了洛克重视“因材施教”,因为家庭教育能更好的为“因材施教”保驾护航。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从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儿童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精心去描绘。正如孔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洛克的“白板说”不谋而合。可见,洛克也是非常注重儿童后天培养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十分赞同洛克在书中的相关论述。我们日常接触的所有人,之所以有好有坏,或有用或没用,一般都是教育作用的结果。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饱含哲理的文字,使我豁然开朗,让我不禁去领悟去反思。
一、体育。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洛克将体育放在著作的开端,足以证明他对体育的重视。在他看来通过体育来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绅士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洛克主张儿童应该从幼年起就进行饮食、衣着、睡眠、空气、药物等多方面的训练,反对娇生惯养,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为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代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上两代人的百般宠爱:不让跑步,怕孩子累着;不让游泳,怕水不干净;不让脱衣服,怕孩子冻着。事实上,作为跟孩子们亲密接触的教师,我观察到越是天气一冷就猛加衣服,天气热了也不脱衣服的孩子,越是容易出虚汗,也越容易感冒,再加上不运动,就会变得体型肥胖、软弱无力,就连学习也没了精神。这可真是家长从小惯出来的病。
洛克提到“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脸部的娇嫩程度并不在身体其他部分之下。但是脸部之所以比其他部位更能经受风寒,只是因为习惯了。”因而家长要做的便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用外力去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好让儿童不用费工夫调节自己的身体。
说到“习惯”,家长及教师不仅要帮助儿童形成生活上的好习惯,还要注重学习习惯。“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是形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习惯一旦形成,人的行为会趋于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坚持。好的习惯有很多,比如:健身的习惯、喝牛奶的习惯、旅行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爱思考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而不是反反复复降低要求。习惯成了自然,那么这会是一劳永逸的事了。
二、德育。
洛克把德行看为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需具备的首要且最不可或缺的一种禀赋。要使自己受他人尊重和喜爱,并且能够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无论在今生还是来世,都毫无幸福可言。洛克指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
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到了三种。一是“说理”。说理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要在他们可理解的范围之内与之交流,说理的时候态度应该温和。我们在和儿童相处时,需要尊重儿童,给予他们发言权,用心倾听,用商量的口吻交谈,才能更有效的让孩子信服。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孩子的世界里,父母老师等成年人的行为举止无疑不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谓“言传不如身教”。班杜拉也曾经做过关于“榜样作用”的实验。他将儿童至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行为。结果与攻击性模特呆在一组的儿童表现出了明显多于另一组的攻击行为。因而家长和老师,在孩子们面前必须注意自己的方方面面,给孩子施与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教师和家长应当创造机会给他们练习,使他们形成习惯,因为规则容易被孩子们忘记,而习惯却内化于行为当中,时刻伴随着他们。四是奖励和惩罚。洛克认为这两种手段是需要配合使用的,并且尽量不使用惩罚,特别不赞成“棍棒教育”。即使儿童当时屈服了,他害怕的也只是肉体上的疼痛,当疼痛不在时,他会更趋向于自己本来的倾向。那么,如何有的放矢地利用“惩罚”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三、智育。
智育在洛克看来也是重要的,但居于第二位。他重视通过学问和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而关于智育洛克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1、诱导儿童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奖励或者游戏;
2、让儿童阅读一些浅显、有趣而又适合其能力的书籍;
3、学习外语应该塑造一种只能讲那种语言的环境;
4、教师的突出技巧在于集中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等。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今社会提出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题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指挥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相对于之前的“应试教育”,教师们应该更注重于学生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公德心等多面的培养,并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只有具备良好文化业务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只有具备良好个性修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只有勇于创新的教师,才会培养出赋予创造性的学生。
?教育漫话》一书中还提到很多有关教育的观点,例如儿童要学会分享、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把儿童培养成健谈的人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理论寓于实践当中,发挥书本的最大作用。《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来各国资产阶级教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仔细研读。
教育漫话读心得篇2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关于理解的指导》(1706)、《自然哲学基础》等。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映人民的因素,他提供的许多教育措施可供参考。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他为英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描绘了一幅培养绅士的教育蓝图。他的绅士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论体育
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通过体育获得健康的身体对于绅士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精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身体的养育作为全部教育的前 ……此处隐藏12214个字……好的教育效果。洛克坚信: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刚毅,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一个重大贡献,即是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洛克对体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当时那种把人的身体视作囚禁灵魂的囹圄,因而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力锻炼的经院主义教育统治之下,洛克的体育思想无异于石破惊天,令人耳目一新。洛克成为第一个提出了精密的体育理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在德育方面,洛克强调道德教育要及早实践,对儿童要及早管教,强调以道德教育统领其它各育,强调德育的生活化和道德规范的践履,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和由外在他律向儿童内在自律的转化,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智育方面,洛克重视通过学问和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惟能力,后来出现的所谓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明显受到了洛克思想的影响。洛克强调智育的实际效用,反对空疏无用坐谈玄远的经院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洛克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注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充分表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人的尊重。
教育漫话读心得篇7读了体育保健部分的内容,我彷佛感受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博大无私的爱。洛克在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在生活中怎样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他要求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对孩子溺爱,崇尚自然,例如他谈到中国妇女裹脚伤害了身体的健康,要求穿衣不要过紧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小时往往是百依百顺,十分溺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养成了懒惰、娇纵的性格,近些年来出现的“小皇帝”“小公主”便是如此形成的。爱孩子固然没错,但是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像洛克那样耐心而有理性的教育他们,我们的孩子从小便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为他的一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想到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很多地方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教育,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有些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达到12个小时左右教育,体育课简直没有正规上过,课外活动时间少之又少,学生的不懂得必要体育技能等。因此,我们的学校应当切实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来培养学生。
我希望我们的家长、学校能够像洛克一样理性而又耐心地教育孩子,为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漫话读心得篇8?教育漫话》拿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最近国务院又下发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十二条,其中心还是要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且要落到实处,应该要成为一种学校规范,学生的习惯。
二、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育漫话读心得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